黄芪入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医方书、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黄芪为主的组方治疗骨疽的记载。
生黄芪对于气虚引起的自汗、反复感冒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炙黄芪则有补中益气健脾的功效。
黄芪粥
材料:黄芪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黄芪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煎30~60分钟,然后取出汤液使用,弃掉黄芪药渣,用取出的汤液加入大米同煮约30~60分钟即成黄芪粥。每日食用一次。
功效:益气健脾,固表止汗。
适用于气虚体弱,倦怠乏力,表虚不固之自汗、盗汗等人群。
加味黄芪粥
材料:生黄芪30克,生薏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为细末)9克,金橘饼2枚,糯米30克。
做法:先以水600毫升煮黄芪20分钟,捞去渣,次入薏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入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这是一日的食用量,分两次服之,每顿食粥后嚼服金橘饼1枚。
功效:利水消肿,化痰消积,益气扶正。
黄芪炖鸡
材料:鸡肉500克,洗净切块,黄芪30克洗净,红枣5个。
方法:先将鸡肉用水焯一遍,然后将焯过的鸡肉和黄芪、红枣一起,加入适量水,用高压锅或者砂锅炖熟后,加入适量食盐,吃鸡肉并喝汤,每日1次。
功效:温中健脾、补益气血。民间常用于产后乳汁缺少,又可补虚固表,可用于产后虚汗症。也适合大病初愈者食用。
1.发热的人不宜服用黄芪,因为黄芪能固表,会把病邪关在体内,无法从体表宣泄出去。
2.阴虚体质的人由于体内阴液亏少而容易产生内热,不宜再服用黄芪。
3.女子经期不宜服用黄芪,因为黄芪鼓气生血,会造成经期出血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