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从口入”,说的不仅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有时候直接接触食物的餐具和厨具,同样影响健康!快看看你家厨房,如果有这些餐具和厨具,赶紧扔掉!
一、家中这几种碗筷长期使用危害大
1、碗:釉上彩很危险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营养科主任金薇薇近日接受杭州日报采访时指出,目前市面上带有图案的陶瓷餐具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其中,釉上彩色彩鲜亮,颜料中通常含有铅、镉等重金属,加上釉上彩相对低温烧制,可能导致颜料未完全固定,容易出现磨损、掉色。彩绘图案在最外层,直接接触食物。用它装高温食物、酸性食物,会加剧重金属析出。”
有三种方法能大致判断陶瓷餐具类型:
①看成色:餐具放在光源下,看有图案和没图案的部分折射光是否一致,有玻璃质感的是釉中彩/釉下彩,反之是釉上彩。
②摸质地:釉中彩/釉下彩内壁光洁,手感光滑不生涩,图案边缘没有明显分界;釉上彩摸起来相对粗糙,像贴纸质感。
③刮釉面:釉下彩的釉面较坚硬,劣质釉上彩可能刮一刮会刮掉部分图案。①
2、筷子:霉斑的很危险
一双筷子使用几年是不少家庭常有的事,人们普遍认为,筷子没坏就没有必要换,其实筷子也是需要定期更换的。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研究员韩宏伟2022年在科普中国刊文指出,大多数的家庭使用的是竹筷或木筷。竹制品与木制品两种产品是霉斑最喜欢的生存环境,且只要环境不干燥、物质本身湿度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仅需一天时间即可生成。发霉的筷子上可能有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致癌物,容易诱发肝癌。
同时,消毒不充分的筷子上大肠杆菌、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会超标,使用被这些细菌感染后的筷子很有可能会造成消化系统疾病,例如腹泻、呕吐、肠胃炎。所以,最好使用3~6个月,就要更换新的筷子。
3、玻璃杯:渐变色的很危险
网络上现在流行一种呈渐变色的玻璃杯,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冰川杯。它们的价格往往不贵,有些特价处理的甚至不到一块钱就能买回家。然而,这样的杯子可能暗藏健康风险。
由于颜料层和玻璃层本身是分开的,如果工艺不到位,就会很容易剥落。用这种杯子装热水或酸性物质,有毒物质的渗出也会更快。颜料中的重金属悄悄溶解在水中,随着喝下的水进入体内。等到发现的时候,杯子的颜料早就被全部喝进肚子里了。
4、不粘锅:有划痕的很危险
不粘锅有划痕后,会向食物释放有毒塑料!《全环境科学》2022年刊登的一项研究表明,几毫米不粘锅划痕就可以释放大量塑料颗粒,并进入食物中被人体摄取。
研究发现,不粘锅涂层通常是聚四氟乙烯(PTEE)或特氟龙。这种不沾涂层是一种合成塑料,属于PFAS(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家族。虽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但是当其与坚硬物体发生摩擦时,会形成微小(<5毫米甚至1微米)的塑料颗粒,并被人类摄入体内。
5、电饭煲:涂层脱落的很危险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工程师褚昱昊2021年在科普中国刊文指出,目前我国市面上电饭煲内胆最常见的是铝制内胆,金属铝有受热均匀、传热快的特点,是电饭煲内胆的首选材料。
由于铝制内胆不能直接和食物接触,所以在内胆的表面会有一层起防护作用的涂层,因此家用电饭煲内胆中最常见的搭配是铝制内胆+涂层。涂层的最大作用就是防止食物与铝制内胆直接接触。
因此,一旦涂层脱落较多,便增加了食物与铝制内胆直接接触的风险,长期使用可能会使人体的铝摄入量超标,对身体造成伤害。
6、砧板:划痕太多的很危险
你家的砧板用了多久?是否划痕遍布还在继续坚挺?只要没有剁烂、砍断,很多人都不会想要更换砧板。用久了的木制菜板有太多划痕,就很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和霉菌。虽然少量的霉菌吃进肚子里不会引起太大问题,但无论感官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因此不舒服。而且,如果切生肉时留存了一部分在菜板缝隙里,其他食物也容易被生肉上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污染,严重时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建议大家至少准备两块菜板,做到生熟分开。菜板属于消耗品,一旦发现发霉、变色、开裂、变形、划痕太多、掉渣等情况,一定要及时更换,避免祸从口入。
二、如何正确选择餐具
1、查看材质
选择安全、环保的材质,如玻璃、竹木、高品质不锈钢等。
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餐具,特别是那些未经认证的产品。
2、注意标识
购买餐具时注意查看产品标签,选择有食品安全认证标志的产品。
特别留意是否标注了“不含BPA”、“无铅无镉”等安全信息。
3、定期更换
定期检查餐具的使用情况,如有损坏或老化现象,应及时更换。
避免长期使用已经磨损或出现划痕的餐具。
4、正确使用
根据餐具的材质特点正确使用,如避免将塑料餐具置于高温环境中。
注意餐具的清洗保养,避免使用粗糙的清洁工具刮伤餐具表面。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选择既美观又安全的餐具。健康的饮食习惯从选择合适的餐具开始,让我们从细节做起,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