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仲秋,天气逐渐转凉、干燥。中医讲究“顺时而食”,此时大量上市的山药正是绝佳的养生食材。经历了夏日的酷暑及贪冰饮冷后,脾胃功能往往变得虚弱,而山药正是调理脾胃的佳品。此外,山药还能补脾肺之阴,有润肤之效,帮助肌肤在干燥的季节里保持水润。因此,秋季食用山药,可以让美由内而外散发,这也正是民间谚语所蕴含的深意:“多吃山药蛋,越长越好看。”
一、关于山药故事
山药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倒霉蛋”的经历,有过多次改名更姓的屈辱:它原名“薯蓣”,在唐代碰上一叫“李豫”的人做了皇帝(代宗),“蓣”与“豫”音同,为避皇帝名讳,只好公开改名为“薯药”了。
二、山药的价值
1、药用
山药,种子呈扁卵圆形,与“蛋”相似。可药可食,深得人们喜爱,几乎是许多地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食。作为药用,也是药谱上的“热闹药”,在相当多的处方中当主角、跑龙套。
山药分布地区极广、被运用效率极高,以河南博爱、沁阳、武陟、温县—带所产的为质量最佳,因为这一地区古称“怀庆府”,故又称“怀山药”,与当地出产的菊花、地黄、牛膝等并称为“四大怀药”。
2、营养
山药为食,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都相当丰富。山药羹、山药粥、山药球、煨山药、煮山药、炸山药丝、拔丝山药、山药炖母鸡、山药点心等,以山药为料的各色甜食、咸食、素食、荤食五花八门,难以言尽。
宋代陆放翁诗赞“一杯山药进琼糜”,用琼浆玉糜来比喻山药的美味;明代唐伯虎则“柴门深闭蓣徐煨”,是关上门下足了功夫用慢火去煨煮山药的;清代朱熹感叹“欲赋玉延无好语”,觉得山药的益处太多,找不到形容它的合适词语了。
《本经》记载,山药有“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之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说:“皮肤干燥,以此物(山药)润之。”《本草纲目》说,山药“润皮肤”。《药品化义》说,山药“温养肌肤”。《本草求真》指出,它润皮肤的机理在于能“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
3、保健
山药在保健领域的应用广泛,需要经过一定程序的加工。山药有生山药、炒山药之分。正如《药品化义》提到:“生者性凉,熟则化凉为温。”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山药中所含的粘液蛋白,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它能够预防心血管内脂肪的过多沉积,阻止动脉硬化的过早形成;对肝脏、肾脏、骨骼的生长也有保护或促进作用,还能防止机体发胖。
三、山药食疗推荐
1、山药五粉糊做法:
山药粉50克、茯苓粉40克、葛根粉30克、芡实20克粉、山楂粉10克,混合均匀后,每次15克,开水冲服作早茶用,有健脾和胃、燥湿除痰、增强心力之用。
2、山药猪排汤做法:
鲜山药、猪排各250克、大茴香、草果、肉桂各5克,加葱段、姜片、大枣,用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煨炖1小时,有健脾润肺、滋阴益肾、养心安神之效。
温馨提示:在制作山药食疗时需注意,鲜山药的表皮粘液容易引起过敏瘙痒,在处理时建议戴上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