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宁突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这起事件最早的时间线应该是6月5日,这一天,湟中区第一中学布置高考考场,并按时放假。学生马某某回家后第一时间在班级群里回复已到家。但就在当晚,马某某便因为抢救无效死亡。死亡诊断为脓毒血症,血液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
6月9日,区疾控中心对马某某所在班级全体师生进行咽拭子采样并采取停课居家健康检测、建议预防性服药等措施。学校也开始晨午检和消杀工作。
6月12日,市疾控中心反馈,马某某的密接人员采样检测结果均无异常。
6月13日,马某某所在的班级恢复上课,一切眼看着恢复了常态,然而很快又出事了。
6月25日,跟马某某同一个班级的严某某的家长打电话向学校反馈,孩子回家后出现“吸冷”状况。第二天早上,家长再次反映孩子状态不好,向班主任请病假。同天中午,严某某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后来,该医院向区疾控中心反馈,严某某跟马某某一样,脑膜炎奈瑟菌血培养阳性。
这两起死亡案例让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两人感染,从病发到死亡仅仅几个小时,大家这才惊觉,流脑居然这么恐怖!
二、流脑是什么
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属于乙类传染病。具有进展快、传染性强、发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人群普遍易感,但一般来说,小孩的感染率更高,我国曾是A群流脑高发国家,随着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并广泛使用,我国流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就目前而言,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流脑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在西宁2名初中生死亡后,区卫生健康局也已经采取了措施。为了防止疾病传染,6月29日区卫生健康局已经制定了应急接种方案。目前,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三、流脑疫苗是否应该接种
近些年,疫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家视野之中,很多人将疫苗定义为药,又本着“是药三分毒”的想法,非常抗拒打疫苗,但实际上,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疫苗的原理是通过模拟病毒,使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且,疫苗接种具有群体保护效应。当接种疫苗的人足够多时,有些人即便因为特殊原因没有接种,他们同样也会得到保护。这是因为疾病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易感人群”,这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群体免疫”。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接种疫苗每年可防止 200~300 万人死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流感和麻疹等疾病。以此次的流脑为例,主要的预防方案同样也是接种疫苗。
四、不同年龄的人接种的疫苗也不同
1、0~6岁儿童:
必须接种的主要是11种免费疫苗,主要是:脊灰灭活疫苗、乙肝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卡介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
2、成年人
成年人的社会关系比较复杂
3、老人
带状疱疹疫苗: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50岁以后尤为明显,除了影响睡眠,还会引发血压高、血糖高,甚至心脑血管意外,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经过临床验证,对50岁及以上的人群有超过90%的保护效力,安全性也良好。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肺炎球菌除了引发肺炎,还有可能引起中耳炎、败血症、脑膜炎等多种疾病。
流感疫苗:老年人患上流感后,重症风险会更高,容易引起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可能致死。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将老年人定为接种流感疫苗的重点人群。
五、除了流脑之外还要注意登革热
每年的5~11月是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7~9月则是它的流行高峰。此前有一名50岁的男子因为腹痛、便血就医。该男子的家属非常慌张,担心他得了肠癌。医生对其体征进行监测时,发现患者全天的尿量较少,大概只有700ml左右。此外男子的血小板也很低,疑似又感染。出于这个考虑,医生安排其又做了抽血检查。检查报告也证实了医生的推测,男子这是感染了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主要以蚊子为传播媒介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它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此外也有皮疹,头痛、淋巴结肿大、肌肉及骨关节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严重脏器损伤甚至死亡。
温馨提示:登革热的防范重点在于灭蚊和防蚊,、家里要及时清理无用的积水,家里也要尽量少种水生植物,保持日常生活环境的清洁,房间可以根据需要安装蚊帐、纱窗,也可以使用蚊香、灭蚊拍来防蚊,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外出时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尽量用布料覆盖皮肤,蚊虫多的地方,可以将驱蚊剂喷在衣服上,也尽量避免用香水或气味浓的护肤品,防止吸引蚊子。